金沙js6038/a>

【八桂楷模】卢文祥:甘当“孺子牛” 只为“中国芯”-金沙js6038

新闻中心

【八桂楷模】卢文祥:甘当“孺子牛” 只为“中国芯”

作者:     编辑:黎锦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发表于: 2025-11-10 11:40  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aL2Ill_UTruCVPvyTemOXQ


榜样如炬,照亮征程;精神如泉,滋养初心。


在时代奔涌的浪潮中,总有一些身影挺身而出,以担当诠释使命,用行动铸就不凡:从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卢文祥深耕田间的科研坚守,到荔浦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熊碧芳用爱点亮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从广金沙js6038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滩河保护站龙道山护林点负责人黄通甫与青山为伴的默默守护,到崇左市大新边境管理大队硕龙边境派出所德天女警先锋队戍边卫国的铿锵身影,再到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航空轮胎项目研发团队攻坚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他们,用智慧浇灌理想,用奋斗镌刻荣光,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征程上书写精彩答卷。


“八桂楷模”的先进事迹,正化为激荡人心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八桂儿女以团结之姿奋进、以砥砺之态前行,努力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人物故事


初秋的柳城县,连绵起伏的甘蔗林如绿色海洋,在微风中翻涌着层层绿浪,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甜蜜故事。

在县甘蔗研究中心的试验田,一个头发花白的身影穿梭其间,不时俯下身,细察每一株甘蔗——他就是64岁的老主任卢文祥。作为桂柳系列甘蔗新品种的创始人、明星蔗种“桂柳05136”的主要研发者,即便退休了,他依然坚守在甘蔗育种一线。

1991年,卢文祥初到甘蔗研究中心。彼时,从国外引进的蔗种“水土不服”严重,产量、糖分、宿根性等表现欠佳,柳城甘蔗尤为突出。卢文祥深知,若要甘蔗产业发展好,必须培育出自己的优良蔗种。

2003年,他毅然启动自主育种计划。“甘蔗良种培育是个系统工程。”他说,一个优良品种,需集齐耐旱、耐寒、高产、高糖等20多个优良性状,且甘蔗基因体系复杂,杂交后代广泛分离,传统育成一个品种要10到15年,还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作为县级研究机构,资源匮乏是绕不开的坎。但卢文祥没有退缩:每年奔赴海南甘蔗育种场,精心选配杂交组合;回到柳城,便在数万株甘蔗实生苗中,挑选出性状最优者。

经年累月的实践,卢文祥练就了“火眼金睛”:选种不用秤,凭肉眼就能精准判断株型优劣;测糖分不用仪器,用嘴巴尝出的甜度与实验室数据几乎分毫不差。这份“绝活”,是他与990多个杂交组合、120多万株实生苗日夜相伴的积淀。

2009年初,一场严重霜冻让卢文祥团队潜心培育几年的蔗苗大面积受损。众人焦急万分,都想着怎么去补救。卢文祥却坚定地说:“不能救!被霜雪冻伤的甘蔗品种,不是一个合格的品种!”

那场霜冻,成了最严苛的“大自然筛选器”,淘汰脆弱种苗的同时,也成就了更为坚韧优质的品种。2014年,“桂柳05136”通过鉴定。这个集抗逆性强、产量高、糖分足于一身的新品种,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截至2024年底,该品种在全国种植面积累计超过3000万亩,约占国内甘蔗总面积1/4,成为我国第五代甘蔗品种更新的标志性成果。

如今,卢文祥带领团队已育成多个甘蔗新品种,赢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赞誉。但在他心中,甘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研究中心基地里,50多个新品种材料正茁壮成长,其中“桂柳1541”已完成品种登记程序,各项性能均优于“桂柳05136”。

蔗田间,这位用一生坚守育种事业的“孺子牛”,仍在为培育更甜、更强的甘蔗“中国芯”默默耕耘,让每一寸土地都延续着甜蜜的希望。


编辑:黎锦

下一条:记者节|校媒不死,写下青春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