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afa3a53dce0f4ad1834b12699c2224df
11月1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共青团广西区委、金沙js6038、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共同主办的“红色信仰领航 绿色青春飞扬”中外青年马克思主义主题对话会在金沙js6038举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邢江、金沙js6038党委副书记汤志华及共青团广西区委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金沙js6038的专家学者及来自英国、意大利、阿根廷、越南等多个国家的20余名海外“Z世代”青年代表与媒体代表参会。
邢江在致辞中说,广西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动课堂。这场跨国界、跨文化的青年对话意义特殊,平等开放的思想碰撞,既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与实践性的生动体现,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年实践。
汤志华表示,希望通过青年坦诚分享,让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在深度共鸣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在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金沙js6038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兴凤以《马克思主义何以点燃“Z世代”》为题分享,提出“每一次关于美好生活的对话,都是对人类文明蓝图的再创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呈思认为,真实、诚实、尊重是文明融通的关键,青年间的互访互信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文旭提出,中国青年需在百年变局中看懂中国之势、找准青春坐标,世界青年携手互助才能为全球注入信心。
在中外青年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日报记者伍淡然通过视频分享外籍记者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广西青年讲师团代表徐礼强、贺鹏飞分别围绕抗战精神传承、广西故事传播发言。
马来西亚籍青年黎沁瑶聚焦黄文秀事迹动情分享,她表示,将把黄文秀的故事分享到社交平台,让更多人看见中国基层青年的担当。
阿根廷籍青年了能用“三个没想到”讲述中国见闻。他感慨,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节奏,但改变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柳州工学院英国籍教师苏菲回顾在广西13年的经历和感受。她坦言,最好的桥梁是微笑、耐心,并表示将继续通过自媒体向世界介绍中国。
随后,中外青年围绕“文化互鉴与红色传承”展开对话。俄罗斯籍青年安杰丽分享专业转型经历,动情地说:“中国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广西青年讲师团成员雷冬梅感慨:“这趟旅程让我看到,无论来自哪里,求知的渴望、友善的微笑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青年天生是沟通的桥梁。”广西青年杨丽华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做广西的“文化使者”,把这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盛,传递到五湖四海。
此次对话会以红色信仰为纽带、以青春交流为桥梁,让中外青年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共识,在文化互鉴中结下友谊,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了青春动能。